钓鱼结婚:日本的小豆岛流行钓鱼结婚,按照1000多年来传统规定,举行婚礼那天,新郎新娘要在海边聚精会神地垂钓,旁边陪有公正的裁判。按规定,新郎新娘必须在这一天各自钓到一条同种类的百千克以上的大鱼才能结婚,如果运气不好或者钓术不高而钓不到鱼,那就只好推迟婚礼。
沙漠里钓鱼: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许多地方,当地居民能从沙层与新土层之间的地下暗河里钓出鱼来,这并非无稽之谈。这种暗河的水源是附近山上的降雨,它流过岩石渗透沙层,流到沙漠下面,就在地层下形成了道道暗河,暗河中生长着没有眼睛的盲鱼。在茫茫沙漠里钓鱼并非易事,先要挖掘一个深坑,找到暗河,然后放下钓线、鱼饵。一旦坐下来就得拿出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来,静候十几个小时,或是等上一两天才行。所以当地有句俗话“要舒服,莫钓鱼。”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硬着头皮强迫自己坐下来,因为那鲜美的鱼儿对人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依戈尔地区的土著人,每年还要举行一次钓鱼比赛。
鱼也“好色”:英国一位大学教授贝尔最近提出,鱼类,特别是大马哈鱼和鲨鱼对女性荷尔蒙很敏感,如果女性钓鱼,那么她身上的荷尔蒙便会通过鱼竿、渔线和鱼钩传人水中,于是水中的鱼儿便纷至沓来。一次,一位女子同两位男子在一起垂钓,结果这位女子一连钓起5条大马哈鱼,而两位男士则一无所获。他们不禁对鱼儿的“好色”感到遗憾,但这位女子则很有礼貌地说:“我钓鱼靠的是技术,而不是荷尔蒙。”
钓鱼博物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海沃特镇,有一座占地3公顷别具一格的钓鱼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种渔具和鱼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条高43 米、重500吨的玻璃纤维制的马斯基鱼模型,这种鱼为威斯康星州的州鱼。鱼内设有人行道,参观者可由通道登到鱼口部,由此可以一览博物馆全景。这条模型鱼是1979年由鲍勃·柯芝亲自设计和集资50万美元建造成的。鲍勃·柯芝是一位服装商,也是一位钓鱼迷。他的钓鱼博物馆每天都要迎接1000名参观者,其中绝大多数是钓鱼迷。
“人道”的钓鱼:德国法律规定,垂钓者钓到鱼后必须把活鱼杀死才能提着回家。这是因为民法上爱护动物的条文认为,鱼出水之后已是非常痛苦,若让它慢慢地干渴而死是非常残忍的。因此民法规定:鱼儿出水后必须先将其击昏,杀死后才能提着回家。美国旧金山的一个慈善组织则想出了一个让钓鱼爱好者既钓鱼又行善的办法。他们号召一批钓鱼迷出海钓鱼,每人支付40美元的钓鱼费,然后登上两艘钓鱼船出海。每次出海大约能钓到各种鱼类500千克,返航后将全部收获送给流浪者之家,这样可供4000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美餐一顿海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